女排國際范,大家一起來說英語
郎平在退役后努力學習英語,之后出國,更是出任了美國女排國家隊的主教練,不需要翻譯。后來回國擔任中國女排的主教練,接受采訪時都是中英文隨意切換。郎導還會說意大利語,不過使用頻率沒有英語那么高。很少看見中國的教練能用英語接受采訪,幾乎都是靠翻譯來接受采訪。
都說強將手下無弱兵,有郎導這個榜樣站在前面,越來越多的女排姑娘們都在努力的學習英語,勇敢地在國際大賽的場合用英語接受采訪,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朝氣蓬勃,不僅在場下表現(xiàn)非凡,在場下同樣表現(xiàn)勵志。
畢竟運動員每天的訓練和比賽都很辛苦,卻是還能擠出時間學習英語,而且還能學有所成,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她們都做到了,誰說運動員只是四肢發(fā)達,女排姑娘們用事實告訴你,她們都是智慧型運動員。
于是,很驚喜地發(fā)現(xiàn)前任的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竟然可以用英語來接受采訪,也是第一次見到可以用英語來接受媒體采訪的女排運動員。雖然有些發(fā)音不太標準,但是說得很流利,可以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夠了。
接下來的榜樣就是朱婷了。第一年出國打球還帶著翻譯姐姐,一段時間過后已經(jīng)不需要了。出國幾個月就可以接受英語采訪了,確實是不簡單。從側(cè)面也說明有語言環(huán)境的重要性。你不會說英語就無法和人交流,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朱婷也擔任了中國女排的隊長,在比賽過程中總是需要和裁判溝通的,不會說英語太吃虧了,用手比劃不方便。
沒想到曾春蕾的英語也是張口就來,2018年的世錦賽期間接受媒體的采訪,一口流利的英語令人刮目相看。
劉晏含的英語是說得最溜的,瑞士精英賽期間接受的那段英文采訪,讓人認識了不一樣的劉晏含,一開始看得出有點小緊張,但是后面說了一大串的英語,連主持人都表揚她的英語說得好。她本人也是很自信的,只是可惜所在的隊伍是唯一不能請外援的隊伍的,不然一個賽季下來,肯定是會產(chǎn)生蛻變的。
根據(jù)體能師的“爆料”,中國女排隊伍里英語說得最好的是張曉雅。雖然采訪視頻較少,但是張常寧的英語也是可以的。目前隊里的“小可愛”王夢潔和李盈瑩也在學英語。希望未來在國際場合上能看到越來越多的運動員落落大方地用英語接受訪談,表達自己的觀點。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