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出了一輛高爾夫……球車,你確定這不是smart?
“ 也許奔馳覺得自己的客戶有88%都會去打高爾夫,而其中又有98%會乘坐高爾夫球車,于是,奔馳就打算把自己的品牌延伸到果嶺上去。by|二條周 前兩天,吳佩同學在自己的微博上貼出了新一代的臉盲家族:奔馳全系的車型前臉,頓時讓二條也懵逼了。原來當下最好看的汽車設計,終于也完成套娃的光榮任務了。
也許是為了讓自己的三叉星家族在未來不那么“前臉一致”,最近奔馳還是打算開發(fā)些與眾不同的設計。于是,一輛梅賽德斯-奔馳牌的……恩,高爾夫球車就誕生了。你沒看錯,就是高爾夫球車!也許奔馳覺得自己的客戶有88%都會去打高爾夫,而其中又有98%會乘坐高爾夫球車,于是,奔馳就打算把自己的品牌延伸到果嶺上去。
講真,當我第一眼見到這張奔馳高爾夫球車的概念圖時,絕壁以為是smart出了個無門版。這圓滾滾的設計,再加上中網(wǎng)的星星點點,和最新款的smart如出一轍,只是logo被換成了一個小小的B字母看來現(xiàn)在汽車設計師真的挺難,好不容易設計一款奔馳不和S撞臉,又跑過來和smart撞了。
當然,這輛高爾夫球車并不是真的在奔馳工廠生產的,雖然奔馳也已經(jīng)開始生產電動車,但我估計在它的工廠里找到這么低性能車的生產線還真不容易。它其實來自一家專業(yè)高球車生產企業(yè)Garia,那個前臉的logo就是它的。本來人家也走的高端路線,級別相當于高爾夫球車細分里的奔馳吧,可一旦奔馳愿意與它合作,Garia也就心甘情愿把設計交給奔馳了。
來說說這款車吧,畢竟是奔馳出手,要說它是高爾夫球車就有些可惜了,碳纖維的車頂和前保險杠,整體的運動線條,前碟剎,甚至據(jù)說還有一個運動模式?造型上唯一能證明它是一輛功能型車的標志就是后面的兩個高爾夫球包擱架了。
內飾,嗯……一輛高爾夫球車還是談內飾聽起來就有些扯淡,不過奔馳是真的給它設計了內飾的。和車身一樣,車內大量運用了碳纖維材質,甚至還有一個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未來感曲線座椅??吹剿闹锌亓藛幔恳粋€ipad mini大小的液晶屏,實在是未來感十足。而且,據(jù)說通過這個液晶屏,還能調節(jié)車輛的駕駛模式,難道底盤還裝了空氣懸掛?
好在它最終只是一輛高爾夫球車,奔馳可不愿它在球場里飆車撞了非富即貴的客戶。作為電動車,它最高時速不到30公里,一次充電可以行駛70公里左右,跑到公路上自然是小綿羊,但在果嶺周邊,還是可以炫耀一番的。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一旦這輛車投入銷售,那這些購買的高爾夫俱樂部還會讓球童來駕駛嗎?來打球的客戶估計得爭相搶著開車吧,畢竟是前所未見的奔馳球車??!下一階段,奔馳是不是會來款AMG版和邁巴赫版呢?這個瘋狂的世界,沒啥不可能的!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其所代表的工作單位無關冤有頭債有主,提意見請找二條周
二條周普通人一個老實人一名,木有胸懷壯志,只求做點有趣的事,認幾個能玩的人,專心做好速度君的二條速度周刊微信號:SpeedWeekly
汽車,以及速度迷戀者的微社區(qū)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