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男籃殺進奧運會的概率,比國足晉級世界杯還要低
悉聞維金斯正式宣布代表加拿大出征男籃奧運落選賽,筆者這心里瞬間堵了個疙瘩。盤算盤算,中國男籃連理論上的突圍機會都沒有,晉級奧運會的概率比國足晉級世界杯還要低。

想必即便不怎么看當今勇士比賽的球迷,不怎么看此前森林狼比賽的球迷,只記住了維金斯“枸杞哥”名頭的不脛而走,忽略了他的天賦異稟。
有他在,中國男籃恐怕派上兩個人貼防也無濟于事。不夸張地說,維金斯單憑運動能力,就能完爆中國男籃的內線。

如此一來,不少球迷都進一步調低了對中國男籃的預期,哪怕杜峰的大名單已經是本土最強十二人。并非球迷悲觀,而是與字母兄弟領軍的希臘、維金斯領軍的加拿大死磕,我們除了口號,啥資本也沒有。唯一能戰(zhàn)的阿聯(lián),筆者真心希望他不要出場,畢竟剛剛傷愈。
事實上,中國男籃與希臘、加拿大、捷克、土耳其、烏拉圭這5支球隊中的任何一支交手,都沒有取勝的把握。這意味著,別說這次奧運落選賽是6選1,即便是6選4,這名額也落不到男籃頭上;當維金斯表態(tài)為加拿大出戰(zhàn)后,即使6選5,男籃也夠嗆。

男籃晉級東京奧運會的概率,這下真的比國足晉級世界杯還要低。國足如果全力以赴拿下4場40強賽的勝利,大概率能入圍12強賽。除了日韓澳伊,國足與亞洲其他準強隊對壘雖然未必有把握取勝,但尚存一戰(zhàn)之力,有機會爭奪那0.5個附加賽名額。
男籃則不同,在家門口沒能抓住機會,想在奧運落選賽碰運氣,無異于癡人說夢。說直白點,不用討論戰(zhàn)術和技術層面,單看身材對比,筆者心里就涼了半截。
不知道為何,我總覺得我們男籃隊員的體格很虛,除了阿聯(lián)等少數(shù)幾人外,其他隊員大多與官方數(shù)據(jù)無法吻合。

拿郭艾倫來說,中國籃協(xié)官方登記的身高為190cm,體重85kg;威少官方身高為191cm,體重91kg。數(shù)據(jù)看起來差別并不懸殊,但是二人的體格相比,似乎威少能把郭艾倫生吞。

本次集訓名單給出的數(shù)據(jù)為周琦身高216cm、體重113kg,而王哲林身高211cm、體重120kg。從表面上看,他倆的身高體重,放在NBA應該足以擔當內線。

然而看看拿奇才的八村塁,身高203cm,體重104.3kg,數(shù)據(jù)上比周琦和王哲林都要差一些,但是你會感覺八村塁一人能擠開周琦和王哲林然后暴扣。八村塁扣倒?jié)饷嫉哪且荒?,相信不少球迷記憶猶新。

如果你拿周琦跟身高211cm、體重110kg的字母哥相比,你會覺得更加辣眼睛。

為什么,NBA那些球員給我們相當爆炸的力量感?而周琦那么大塊頭,看起來卻像風中搖擺的路燈?我賭十包辣條,有這種感覺的,絕對不止筆者一個人。
所以,這種對比根本不用談論戰(zhàn)術和技術。籃球講究身體對抗,如果根本頂不動對方,拿什么贏球?你當人人都能像庫里那樣隨時隨地都能開火,還能保持高命中率?

所以,不知不覺又回到了一個古老的話題。那就是中國球員無論籃球還是足球,整體的身體素質根本沒有隨著科學的訓練得到提升,反而直線下滑。
想想巴特爾、王治郅、劉玉棟、鞏曉彬、姚明、易建聯(lián)當初給我們的力量感;
想想2002世界杯范志毅、李鐵、李瑋鋒、楊晨、肇俊哲、徐云龍等人面對巴西敢于硬拼身體的壯實感,除了回憶,只剩嘆息。



老一輩球員展現(xiàn)出的那種自帶三分威懾力的氣質,在年輕球員身上越來越看不到影子了。
著名籃球評論員楊毅看到奧運落選賽的分組后,概括性發(fā)言:“以中國隊的水平,再加上小組兩個對手,等于只打兩場比賽就結束了?!?/p>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