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桿的四個角,你知道多少?

快來感受知識進入又流出的感覺。

作者|24碼手套
排版|24碼手套
今天跟大家科普一下高爾夫球桿的角,常見的如反彈角、桿面傾角、桿面指向角、桿底角,其中反彈角在處理沙坑時尤其重要,其余的幾個角則在揮桿擊球中對球有重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如果有條件,我們會建議每位球手去量身定制適合自己的球桿。


反彈角Bounce
挖起桿在球桿的大分類上屬于鐵桿,常見套桿里的S桿就屬于這一類,其功能是在于處理100碼以內的距離,因此不是每次都以全揮桿來擊球。挖起桿的短打技術我們簡稱短桿,是一個注重想象力和落點的揮桿技巧。相對于其他鐵桿來說,挖起桿除了擁有最大的桿面角度之外,最主要的是具有較大的反彈角。
如果我們把挖起桿平放在平地上作擊球姿勢時,桿底部的后緣碰到底面,而前緣則翹起來,這樣桿底面與平地面所形成的角度就是反彈角。

可以看到反彈角并不是挖起桿的專屬,而每一根相同角度挖起桿的反彈角可以是不同的。要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反彈角,就需要知道反彈角的作用:防止擊球過深。
在打沙坑球的時候,當沙坑桿的底部碰到下方的沙粒時,它的反彈角會阻止桿頭陷入沙堆太深,同樣反彈角也會在太長的草叢或球道上起作用。反彈角的角度從0~20度(挖起桿上均標有反彈角的讀數(shù))適合不同的球場狀況。一般來說,高反彈角適合較軟的沙質或潮濕松軟的球道,低反彈角適合硬質的沙和球道,因此反彈角的大小關系到處理沙坑球和果嶺邊切球的品質。


桿面指向角Face Angle
桿面指向角指的是球桿在擊球瞬間的桿面方向。理論上來說,在揮桿擊球時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讓桿面指向目標,也就說我們說的桿面回正(Square Face);反之桿面指向角偏向左邊或是右邊,我們稱其為關閉桿面(Close Face)或開放桿面(Open Face),開放或閉合的度數(shù)就是桿面指向角。
這里提一個小知識,在擊球瞬間后,球的初始飛行方向大幾率由桿面指向角決定,只是鐵桿和木桿受其影響的程度不同,鐵桿和木桿出球方向受桿面指向角擊球影響的比率分別是75%和85%。


桿底角Lie Angel
高爾夫桿底角 Lie Angle(桿底角,又稱著地角)就是當桿頭底部平貼地面時,從桿面方向正視球桿,桿身中軸線與地面所形成的夾角。一般正常的一號木桿底角大約為57°,三號木桿為 58°,三號鐵桿為60°,其余鐵桿依號數(shù)增加而依序減少1°到0.5°不等。

球桿桿底角對于球員的擊球非常重要,主要體現(xiàn)在擊球方向和精準度上。
當桿底角過大,桿頭趾部翹起,桿面的基礎瞄向就會偏左,導致出球方向偏左;當桿底角過小,桿頭跟部翹起,桿面的基礎瞄向就會偏右,導致出球方向偏右。


桿面傾角 Club Loft
桿面傾角是球桿最重要的因素,指的是桿面與地面垂直線之間的角度,常見的是driver、鐵木桿、特殊挖起桿明確標注桿面傾角,鐵桿很少標注。

9.5°就是這根M2的桿面角度桿面傾角能控制球速、起飛角度和后旋,這三個因素決定球的飛行角度和距離。

之所以會需要用到這么多支球根,正是因為每一根球桿的桿面傾角不同,而不同的桿面傾角會影響球的飛行角度和擊球距離,譬如200碼的距離我們可以選擇5號木,但160碼的距離我們則需要更換到7號或者6號鐵。
角度越小彈道越低,距離越遠;角度越大彈道越高。通常5號鐵桿桿面傾角為28度,相鄰兩號球桿的角度差為4度,擊球后的距離差為10~15碼。一般地連號球桿的角度差不能小于3度也不要大于5度。
最后一個小知識是,我們在擊球瞬間的桿面角度與桿身設定的角度大部分情況下是不一樣的,因為手的前置導致桿身前傾,所以桿面角度會不同程度的變小。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