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桿的分類與選擇|胎教級高爾夫入門教學
名師講堂|溫高力入門教學系列:球桿的分類
對于初學者來說,弄清楚手上的球桿分類,以及它們的用途非常重要,為后期下場的選桿策略打好基礎。
球桿主要可分為三類:推桿、木桿、鐵桿
球桿的設計目的:精準度和距離的取舍
① 推桿適用于果嶺上推球入洞 - 精準度


② 木桿適用于發(fā)球臺和球道 - 追求打出距離


③ 鐵桿適用于發(fā)球臺和球道,尤其攻果嶺 - 兼具距離和精準度


初學者常常會問:這么多的球桿,平時應該用哪一支?
除了推桿,其他類型如木桿和鐵桿都能打出不同的距離,關鍵在于平時練習的時候知道自己不同的球桿能打出的距離各是多少,這樣在場地就能依據需要進行選擇。
選購球桿從品牌、桿身材質、重量、軟硬、和折點來選擇
品牌:市面上主流的高爾夫球桿品牌都各有優(yōu)勢,主要分為日系和歐美,他們都是在高爾夫行業(yè)浸淫了多年,每一家都有各自的品牌特性和忠實粉絲。
日系:Honma,Srixon,Mizuno...
歐美:Titleist,Taylormade,Callaway,Ping...
一般選購上述品牌的球桿基本都能滿足初學者的需求,在打了一段時間,球技水平提升到80小幾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選擇定制球桿或是購買中低差點的球桿。
就目前市面上來說,碳素桿身和鋼桿身是兩大主流,雖然歷史上有木制,鐵制,鋁制,石墨,碳纖維,鈦金屬等變遷。
一般來說,碳素桿身適合缺乏力量或者無法將球打高打遠的球手(通常是高差點者或初學者);鋼桿身則適合桿頭速度較快且尋求更佳操控性與穩(wěn)定度的球手(通常是低差點球手與職業(yè)選手)。但隨著技術進步,也出現了很多職業(yè)選手用的碳素桿身,及初學者使用的鋼桿身。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