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露脸精品国产沙发|极品妇被弄得99久九精品亚洲|亚洲va成精品在线播放人|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delect id="w59je"></delect>

            當前位置:首頁 > 高爾夫球資訊 > 正文內容

            私薦||劉鑾雄狂甩前女友愛馬仕,二千多萬不及賣酒的零頭

            杏彩體育2年前 (2023-02-14)高爾夫球資訊65

              上上個禮拜,香港富豪劉鑾雄在蘇富比拍賣了77只珍藏手袋,包括76只愛馬仕和1只香奈兒,吃瓜群眾順手一扒,近半數都是前女友呂麗君……

              *大劉與“劉的女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咱們在大號藍小姐和黃小姐也寫過不少啦。點擊這里可以回顧。

              聯想起年初港媒爆呂麗君因投資不善虧空近20億港元資產,雖然劉鑾雄以4000萬港元買下呂麗君在灣仔壹環(huán)一套房產幫忙周轉。

              *這套房子上一任主人是呂麗君的父親和胞兄,入手價4,485萬港元,如今4000萬就賣給大劉,只能說呂小姐是真的很缺錢。目前還是呂麗君住著,不過劉鑾雄說日后會轉贈甘比。

              買完房子后,大劉還不忘“超大聲”地Diss前女友貪財自私,如今又高調拍賣當年的“恩愛證據”,并宣稱拍賣所得收益全部捐作慈善用途,恨不得讓對方徹底社死的心昭然若揭……

              *這張當年的“恩愛照”上呂麗君手里的應該就是這次拍賣中競價最高1,524,000HKD(約131萬人民幣)的牛仔藍啞光灣鱷皮Birkin 25。

              蘇富比第一場拍賣估價1630萬港元,昨日結束競拍,最終成交價約2488萬港元(約2150萬人民幣),在大劉的眾多拍賣成績里并不算那么耀眼。

              畢竟作為香港富豪圈中知名投資達人,劉鑾雄涉足的領域囊括了豪宅、游艇、私人飛機、珠寶、名畫、名酒等等,名言是“唔靚唔買“,各類投資都頗有心得。

              *2012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08億港元的價格買下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創(chuàng)出了汝窯拍賣的世界拍賣紀錄。

              *2006年以2900萬元購入的英國畫家David Hockney巨作《水花》(The Splash 1966年作品),2020年以2.3億元售出套現,14年間升值近8倍。

              去年,佳士得為大劉辦過兩場“劉鑾雄顯赫佳釀珍藏”,賣了520瓶紅酒,成交價格就超過1.2億港元,今年賣的愛馬仕,才剛湊了個零頭。

              而且大劉本人在香港還是“四大藏酒天王”之一,從二十七八開始在倫敦紐約的拍賣行競投名酒,至今買酒的年資已經超過40年。

              而其余的“藏酒天王”們分別是唐英年、林建岳和廖烈智。

              *唐英年,前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務司司長,出身于紡織業(yè)世家。佳士得稱其藏酒數量為世界之最,外界估計他有25萬件藏酒!因為在任內多次提議調整洋酒稅項,在2008年宣布免征葡萄酒稅,推動香港地區(qū)成為亞洲葡萄酒消耗量的第一,唐英年還有著“紅酒財爺”的稱號。

              麗新集團主席林建岳,在以消費額來排名的美國最大名酒拍賣行Acker Merrall & Condit 的十大名酒收藏家中,榜上有名。2013年9月香港蘇富比洋酒拍賣會上,林更是捐出了12瓶被Robert Parker評為滿分100分的Chateau Margaux 1990,用作慈善拍賣。

              身為廖氏(廖寶珊)家族第二代及銀行大股東的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廖烈智,也是名酒圈里出了名的。關于廖氏家族的故事咱們在大號藍小姐和黃小姐也提到過,點擊這里可以回顧。

              今天咱們就來借機聊聊劉鑾雄都愛藏些什么酒,也順便窺探下頂級紅酒市場最受矚目的品牌都有哪些?

              # 大劉的藏酒之路 #

              據大劉本人早年在采訪里說的,他一開始也對名酒一竅不通,純粹是為了跟美國人談生意開始購置一些高端酒類。

              后來開始沉迷開趴,35歲左右的大劉幾乎每周都會因為跟城中名流開Party見報。

              每次Party都要置辦最少40-50支名酒招呼朋友。

              他的朋友還都是些“挑剔精”,專門選最昂貴的紅酒,喝水一樣喝,消耗速度巨快,于是,他便開始在拍賣會上大量囤酒。

              一開始是為了喝,賣得多了就總想“湊齊全系列”,缺哪個就囤哪個。

              而且當時富豪們都不怎么流行拍酒,據大劉本人說,當時買酒的人不多,內地更是幾乎沒有人買,老外就圣誕節(jié)買兩箱回家過節(jié),根本不會想存酒這件事。

              但他幾乎有酒就收,有新貨拍賣行的人還會專門打電話問他買不買,而且他從不還價,至少花了10億以上買酒,看著支出很高,但珍稀年份的名酒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對比賣出時的價格,這波是穩(wěn)賺生意。

              如今想起要賣酒,可能是年紀大了,前幾年鬼門關走過一遭,酒幾乎是不喝了,各種稀有年份也囤得差不多,偶爾拿家里酒窖塵封的好貨出來見見光,去年佳士得的兩場拍賣上的幾百支,也只不過是大劉家酒藏冰山里的小小小小角……

              # 大劉酒單里都有什么酒 #

              根據佳士得名酒部的主管Adam Bilbey所言,大劉的收藏之所以受到名酒藏家們極大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他對收藏來源非常重視,他的酒大部分都來自單一藏家或者酒莊拍賣,簡單講,在極容易魚龍混珠的酒類市場,跟著他買不會買到假的;

              *去年兩場佳士得拍賣里的很多支酒,就是來自于2014年的這場拍賣——J?rg Müller的 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酒莊里,保存完好的私人窖藏。

              另一方面是大劉很愛收罕見的大瓶裝。

              *2020年10月蘇富比Sothebys拍賣會上的成交季軍——劉鑾雄私藏的一瓶6公升裝1996年Romanée-Conti(估價:HK$1,000,000 - 1,600,000 成交價:HK$2,000,000)。

              在拍賣場上,大瓶裝通常比起普通瓶裝更有優(yōu)勢,一方面是因為它能夠更好保留葡萄酒中新鮮水果的風味,并且減慢葡萄酒的陳年速度,要等二三十年后某個紀念日開封享用,最好還是買大瓶裝;

              *酒瓶的尺寸如圖所示。(由左至右)大多數葡萄酒的通用瓶裝尺寸為750 毫升標準;Magnum為1.5 L;Double Magnum為3.0 L;Jeroboam為4.5 L;Methuselah(又名帝國)為6.0 L。

              而且一些知名酒莊很少會產大瓶裝,市面上流通本就不多,也有不少賣家會炒高價,成為酒類里的投資熱點。

              而按照酒的產地分,大劉還是比較偏愛法國紅酒,并且產地高度集中于波爾多和勃艮第。

              但他收藏這兩個產地的酒時側重點也有不同。

              波爾多

              熱衷名莊

              大劉曾說自己年輕剛開始喝酒時,跟大多數酒友一樣喜歡酒體豐滿、結構完整的波爾多名莊,后來更偏愛于偏成熟的老波爾多風味。

              所以他大多數波爾多紅酒都是購入世界知名的莊園,且偏成熟的年份還蠻多的,不僅收82年的拉菲,還收了82年的拉圖堡、82年的木桐、82年的白馬堡和82年的瑪歌……

              Chateau Lafite 

              拉菲

              大劉的紅酒啟蒙想必有拉菲一席之地,在那個1000港元一支拉菲的年代,他一晚上能開30支。

              拉菲是波爾多地區(qū)最富盛名的酒莊之一,關于酒莊的記載可以追溯至13世紀,“Lafite”這個名字來源于當地方言“l(fā)a hite”,是“小山丘”的意思,自14世紀起一直是中世紀領主的領地。

              *雅克·亨利·拉蒂格 (Jacques Henri Lartigue) 于 1985 年拍攝了這張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及其葡萄藤的照片。

              那時候可能已經開始種葡萄樹了,但真正成為輝煌還得到17世紀塞古爾(Ségur)家族到來。

              這個家族有多厲害呢?

              我們今時今日熟知的拉菲、拉圖、木桐和凱隆世家,在17-18世紀的波爾多,都是由塞古爾這一個家族掌管的。

              塞古爾家族中,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創(chuàng)始人雅克·塞古爾侯爵娶了擁有卡隆世家莊園的(Chateau Calon Ségur)蓋斯克家族的孫女;

              后來,他們的兒子亞歷山大,與隔壁另一大酒莊拉圖城堡(Chateau Latour)的女繼承人聯姻;

              *1695 年 6 月 29 日Alexandre de Ségur 和 Marie Thérèse de Clausel 提交的結婚證,波爾多大都會檔案館館存。

              再后來,孫輩的尼古拉斯-亞歷山大順勢繼承家業(yè),實際掌控著三家莊園,還繼續(xù)收購了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可見當時這個家族在葡萄酒行業(yè)的巨大影響力。

            *“葡萄酒王子”尼古拉斯-亞歷山大·德·塞古爾

              拉菲早期輝煌時代,在法國之外知名度似乎更盛一些,被認為是第一任英國首相的羅伯特·沃波爾,每三個月就要購買一個橡木桶的拉菲;

              到了1755年,法國元帥黎塞留在波爾多治病,大夫給他開了個“處方”:要想面色紅潤健康,常飲拉菲葡萄酒。

              這句聽起來很不靠譜的推廣宣傳詞成功打動了黎塞留,后來他還向路易十五推薦了這款讓他“年輕二十五歲”的青春泉水,拉菲正式成為“國王之酒”。法國宮廷里還曾傳言杜巴麗夫人除了拉菲不喝別的飲品……

              總之,在“葡萄酒王子”尼古拉斯-亞歷山大·塞古爾的努力下,拉菲的經營一路向好。

              但由于尼古拉斯-亞歷山大沒有男性繼承人,女兒們嫁人之后繼承權歸屬一度混亂,部分家族人員將酒莊的股權進行拍賣。

              于是,拉菲在1868年,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法國分支的重要人物詹姆士·邁爾·羅斯柴爾德收購。

              *1868 年 8 月 8 日,James de Rothschild 男爵收購了拉菲酒莊,收購后 3 個月,詹姆士男爵去世,拉菲成為他三個兒子的共同財產:阿爾方斯、古斯塔夫和埃德蒙。

              此后雖然接連經歷蟲害、霜霉病、假酒事件、戰(zhàn)爭以及嚴重的經濟危機,拉菲依舊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掌控之中,并且堅強地活了下來。

              *酒莊在1868年之后的十年中美酒迭出:1869、1870、1874、1875以及 1878年份皆是上佳之作。此后的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雖然噩夢連連,但1899、1900以及1926和1929皆是特好年份。

              拉菲的產量在波爾多地區(qū)算比較可觀的了,每2-3棵葡萄樹產出一瓶葡萄酒,年產量大概2-3萬箱,但“正牌”,也就是大劉拍賣會上的“Chateau Lafite-Rothschild”,平均年產量才1萬6千箱。

              *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的圓形酒窖是 1987 年在建筑師 Ricardo Bofill 的指導下建成,最多可容納 2200 個桶。該酒窖用于陳年第二年的葡萄酒,其特點是非典型的八角形和由 16 根柱子支撐的拱頂。

              頂級年份的酒往往更加受捧,其中就包含了大家熟悉的“82年的拉菲”。

              這個梗的盛行還得歸功于目前全球最有名的葡萄酒評論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

              1982年波爾多地區(qū)大豐收,當年的酒好是好,但世界上大多數葡萄酒權威評論其實不那么看好這個年份。

              這時Robert Parker跳出來力排眾議,在82年的拉菲還在橡木桶里陳釀時,以一生名譽宣稱這個年份是20世紀最佳年份,并號召有閑錢的人都去買82年的波爾多。

              * Robert Parker 還辦了自己的葡萄酒品鑒雜志

              。左圖:1978年的第一本 Wine Advocate 的封面。右圖:2017年6月新一期的封面。

              后期隨著越來越多人對Robert Parker評論的認同和追捧,這個年份的波爾多被炒到火熱,也不無道理,估計大劉收這一圈82年波爾多,也是受了Robert Parker的影響。

              Chateau Latour

              拉圖城堡

              前面有提到與拉菲一度是同門的拉圖,于18世紀在塞古爾家族的經營下達到黃金時期,并逐漸建立名氣和聲望。

              1767年,一桶拉圖酒莊的葡萄酒價格是普通波爾多的20倍。

            *拉圖酒莊是1960年代波爾多首先采用不銹鋼罐來釀酒的酒莊之一。

              而在后期的混亂的股權繼承和出售中,拉圖先是被英國皮爾森集團(Pearson Group)和英國哈維集團(Harveys)入股,皮爾森集團以53%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這時法國人不滿意了,憑啥我一個歷史悠久的法國酒莊被你英國人收購了,于是一個叫里昂的聯合集團(Allied Lyons Group)先后收購了哈維和皮爾森,間接成為拉圖的最大股東,名義上拉圖又回到了法國人手里。

            *有點商戰(zhàn)電影那味了……

              1993年,一位叫弗朗索瓦·皮諾特(Fran?ois Pinault)的男子再次買下拉圖酒莊。這位先生是開云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也有媒體喊拉圖叫“葡萄酒界的GUCCI”。

              然而拉圖其實并不屬于開云集團,根據官網以及公開報道,它現在應該屬于皮諾特的私人酒莊。

              拉圖如今的CEO Frédéric Engerer,皮諾特管他叫“我的葡萄酒先生”……

            *Frédéric Engerer

              大劉收的拉圖酒莊的酒幾乎都是正牌“Chateau Latour”,大劉在佳士得拍賣上最貴的一箱拉圖,是產自1982年的7支標準裝,成交價HKD 113,750,大概9,8000人民幣。

              除了1982年份,頗受酒類評論家好評的2000年和2003年,也都在拍賣行列。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木桐酒莊

              跟前邊拉菲和拉圖一樣,18世紀木桐也是歸屬于“葡萄酒王子”尼古拉斯-亞歷山大·德·塞古爾,而后來幾大酒莊的股權拍賣中,不少都被羅斯柴爾德家族購入。

              拉菲被法國分支的詹姆士(James Mayer de Rothschild)購得,而木桐則被英國分支的內森(Nathan Mayer Rothschild)收購。

              *圖中C位鞠躬的,就是被稱為“國際金融之父”的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

              *關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故事十分龐大,收購幾大酒莊發(fā)生在家族勢力擴張的早期,一手創(chuàng)建羅斯柴爾德金融世家的老邁爾(Mayer Amschel Rothschild)將手底下的5個兒子分派到歐洲主要的金融中心(巴黎、倫敦、法蘭克福、維也納、那不勒斯)展開業(yè)務。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紋章中間,就是拳頭握著5支箭頭,指代5個兄弟建立金融帝國。右圖為拉菲古堡頂端的“五支箭”標志,攝影師 保羅·羅維西。

              但內森本人對酒莊的經營興致寥寥。當時買下木桐的想法,可能單純就是為了招待客人時家里有酒喝……

              1855年,拿破侖三世為借世界博覽會推廣葡萄酒,給波爾多的酒莊一一分級,拉菲、拉圖、瑪歌和紅顏都在一級莊,木桐只被評到了二級。

              直到內森的曾孫菲利普(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撿起建設木桐的重任,其奮斗目標正是——讓木桐成為一級莊。

            *1922年的菲利普男爵。

              于是他在酒莊里做了不少改革,包括在1924年創(chuàng)立了“酒莊內裝瓶”,在那之前葡萄酒都是以橡木桶的形式賣給酒商,再運到波爾多去裝瓶。

              改革之后葡萄酒得放在酒堡里,為了有更大的儲存空間,木桐堡委托他的御用建筑師——西克里,修建一座恢弘霸氣的的“大酒窖”:

              并在1926年還建了一座葡萄酒藝術博物館,也是波爾多著名景點之一。

              如今木桐酒莊的正牌酒都有原創(chuàng)藝術酒標也是菲利普的創(chuàng)意。

              *其實在1924年,為紀念首次灌裝成品葡萄酒,菲利普就邀請著名的廣告招貼畫設計師讓·卡呂為木桐酒繪制酒標,但因為此舉在那個還用橡木桶裝酒銷售的年代顯得過于超前,故未能沿用。

              *自1945年起,木桐每一年都請一位藝術家繪制酒標。除了當代的一些著名畫家——達利、馬蒂厄、瓦西里·康定斯基、約翰·休斯頓、呂西安,中國畫家古干、徐累,甚至還有文豪雨果,和查爾斯王子。

            *大劉在佳士得拍賣里的幾支木桐正牌,也都是與知名藝術家合作的酒標。

              經過菲利普的不懈努力,木桐終于在88年之后,重新成為一級莊園。

              菲利普男爵去世后,木桐傳給了他的獨生女菲麗嬪(Baronne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

              這位菲麗嬪在繼承家業(yè)之前是一位女演員,雖然官網說她是知名女演員,但其實出演的電影不多。女承父業(yè)之后倒是事業(yè)紅火。

            *演員時代的菲麗嬪。

              除了繼續(xù)強化木桐正牌酒與藝術的聯系,她還推出了好幾個口碑酒,包括頂級干白“銀翼”,木桐的副牌小木桐,與智利的干露酒廠合作推出“活靈魂”,人稱智利“酒王”……

              Chateau Margaux 

              瑪歌酒莊

              瑪歌酒莊跟拉菲、拉圖以及木桐的體系略不一樣,從創(chuàng)立之初就一直在各種顯赫家族之間轉手,一直到16世紀被收入Lestonnac家族的管轄內。

              這個家族的人還蠻有遠見,波爾多葡萄酒先是在英國貴族中受到追捧,而后在歐洲逐漸盛行,當時他們便預感此后梅多克的其它農作物會讓步于葡萄酒生產,于是將莊園重組,將整個莊園三分之一的地方用來種葡萄。

              17世紀,葡萄酒的種植和釀造跟現在還蠻不一樣的,酒莊的主管貝爾?。˙erlon)提出要將紅葡萄和白葡萄分開種,而且還主張不要在早上摘葡萄,因為葡萄酒的顏色會因為露水的原因變稀變淺。

              某種意義上這已經是葡萄酒釀制現代化的萌芽了。

              18世紀是波爾多紅酒神仙打架的年代,現在那些赫赫有名的酒莊以前就是老熟人了。

              前面提到每三個月要買一桶拉菲的羅伯特·沃波爾,每個季度還要買四桶瑪歌。而且,第一個出現在佳士得拍賣中的波爾多紅酒就是瑪歌。

              但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瑪歌酒莊的莊主被送上斷頭臺,莊園被充公,莊園里的農地基本上被破壞得差不多了,兜兜轉轉賣給了一個西班牙貴族貝特朗·杜阿(Bertrand Douat,marquis de la Colonilla),這位侯爵對種葡萄沒啥興趣,單純是看上了瑪歌的頭銜,有助于提升他的社會地位。

              于是他專門請了位建筑師路易·庫姆斯(Louis Combes)來修城堡,在這位天才建筑師手下,瑪歌煥然一新,更被稱為“梅多克的凡爾賽宮”。

              而且他并沒有荒廢掉瑪歌這么個得天獨厚農業(yè)基地的本質,在城堡兩側修建了葡萄酒廠房,還給工匠、水管工、機械工安排了房子,為日后瑪歌的發(fā)展奠了塊極好的基石。

              時間到了1830年,對種葡萄依舊沒啥興趣的侯爵子女們,將瑪歌賣給了銀行家亞歷山大·阿瓜多,其實不難理解這些貴族階層對于“買個酒莊”的執(zhí)著,畢竟聽起來就很高雅,很有面兒,更何況他還是個人類宜居城堡。

            *亞歷山大·阿瓜多

              阿瓜多死得早,他的妻子埃米利·麥克唐奈將酒莊出讓給了皮耶·威爾公爵(Pillet-Will)。

              *這位埃米利(Claire Emilie MacDonnel)也是位擁有神奇經歷的美麗女士。她還曾經是歐仁妮皇后的伴娘,在弗朗茨的這幅著名的《歐仁妮皇后與她的侍女》里,埃米利位于右二,就是與藍裙子女士交談的那位。

              皮耶·威爾公爵作為莊主的階段,瑪歌相對順利地熬過了經濟大蕭條和真菌病害階段,但元氣大傷,最后轉手葡萄酒批發(fā)起家的吉奈斯泰父子,而后又在全球葡萄酒滯銷的災難階段,將瑪歌賣給了另一個投資界的傳奇人物安德烈·門澤普洛斯。

              *安德烈是個希臘人,靠糧食進出口貿易發(fā)家致富,在買下瑪歌之前,他已經在50年代收購了法國著名食品連鎖店Félix Potin,在巴黎坐擁大量房產。為何會買下瑪歌?官方的說法是他看到了城堡外邊的愛奧尼亞式石柱,他不禁聯想到家鄉(xiāng)希臘,于是決定幫助瑪歌在葡萄酒市場低迷的70年代重返輝煌……

              可惜的是,安德烈在1980年就去世了,現在的酒莊主,是安德烈的女兒科琳娜·門澤普洛斯,在27歲便接手了酒莊。

              跟木桐的女老板略有相似,她本來主修的是古典文學碩士,考慮到日后要接父親的班,順便還考了工商管理碩士。雖然接班匆忙,還是將酒莊扭上了正軌。

              瑪歌的正牌Chateau Margaux以濃郁有力,陳年潛力初衷著稱,也是眾多歷史名人如拿破侖、美國的開國元勛托馬斯·杰斐遜和英國撒切爾夫人的愛酒之一。

              Chateau Pétrus  柏翠酒莊

              在大劉的酒單里,柏翠占比不低,在波爾多的名莊里,柏翠名聲在外,但其實它的葡萄園只有差不多12公頃,在1925年之前,只是波爾多右岸波美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酒莊。

              改變這個酒莊命運的女人叫艾德蒙·羅芭夫人(Madame Edmond Loubat),這位夫人本就是成功的企業(yè)家,背靠家族資本雄厚,經營著一家飯店。

              擁有柏翠之后,她先是改善了種植措施,提高酒的品質,嗯,以及價格,同時還憑借出眾的社交技能,將柏翠介紹給自己的富商朋友。

              甚至在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結婚時,成功將柏翠推銷成了女王的婚酒,自此在英國上流社會的餐桌打響名頭。

              而且艾德蒙·羅芭夫人對酒莊的規(guī)劃也是有遠見的,她沒有把自己的遺產全部留給親人,而是將一部分的繼承權,以及柏翠的經營權給了釀酒師讓-皮埃爾·莫意克(Jean- Pierre Moueix)。

              60年代,莫意克家族將柏翠引入美國,既有英女王的背書,還是大家族經營,雖說柏翠并不是拉菲、拉圖那樣的一級酒莊,但在美國走紅也不意外,但是肯尼迪就是柏翠的粉絲。

            *Petrus 是耶穌使徒、天國鑰匙掌管者圣彼得(St Peter)的拉丁語拼法,他的形象也出現在柏翠的酒標上。

              關于這個酒莊的評級,柏翠也是有爭取過的,不過如今的酒莊評級都是拿破侖三世1855年留下,僅針對波爾多的梅多克地區(qū),右岸波美侯并沒有在評級范疇內,并且這個傳統(tǒng)至今未變,也是很耐人尋味,但并不妨礙柏翠聲名遠揚,將其與頂級酒莊聯系在一起。

              而且大概因為占地面積小,柏翠的品控很嚴格,年產不超過3萬瓶,有些收成不好的年份,例如1991年,甚至會停產,所以價格昂貴。

              *電影《飛馳人生》中還特別描寫了沈騰用碗喝“1991年份柏翠”的橋段,其實因為霜凍原因,柏翠并沒有推出過該年份酒款。嗯,遇上假酒了。

              對比劉鑾雄在佳士得那場拍賣里的Chateau Pétrus,單價算下來比拉菲還貴……

              Chateau Cheval Blanc 白馬酒莊 

               Chateau dYquem 滴金酒莊

              把這兩個酒莊放一起是因為它們目前都是LVMH旗下,連酒莊經理都是同一個人。

            *Pierre Lurton,分別擔任白馬酒莊和滴金酒莊的酒莊經理。

              且這兩個酒莊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在被收購之前,一直是在一個家族體系里經營,沒有經歷像前面提到的幾個酒莊這么復雜的股權轉讓。

            *Chateau Cheval Blanc 葡萄園。
            *Yquem酒莊內的葡萄園

              但兩者出品的著名口碑酒款不太一樣。

              在白馬,劉鑾雄收藏的是其正牌Chateau Cheval Blanc紅葡萄酒。

              而在白馬酒莊所釀造的Chateau Cheval Blanc中,最傳奇的年份其實是1947年,被大多數酒類評論家稱為“世上最佳的波爾多名釀”。

              為啥傳奇呢?

              一方面是當時剛好是戰(zhàn)后,各類條件都比較艱苦;而1947又趕上極其炎熱的年份,葡萄比往年成熟早了10天,味道濃郁。

              又正是因為這個天時條件,加上當時白馬酒莊是為數不多能利用冰塊降溫,以確保發(fā)酵溫度不會過熱的酒莊,使得當時葡萄酒呈現出的甜味感受,無限接近評酒專家們認為的最佳——14.4%的酒精濃度和每公升3克的剩余糖份。

              而滴金酒莊,大劉主要購入的是正牌Chateau d’Yquem,一款貴腐甜白葡萄酒,并且4個年份的5支混合裝,不得不感慨家底豐厚。

              Chateau Lafleur 花堡 

               Le Pin里鵬

              在大劉收藏的波爾多里,還有兩個“小”酒莊。

              一個是和柏翠一樣因為位處波美侯產區(qū)而沒有評級的花堡,擁有葡萄園僅有4.5公頃,但因出品果味純粹、口感圓潤的Chateau Lafleur聞名。

            *Chateau LafleurGazin 莊園和葡萄園。

              1945-2018年間,Robert Parker團隊對這支酒共評了9次滿分,以及無數次95+,并稱其為“最獨特且最有異國風情的葡萄酒”。

              另一個酒莊里鵬比花堡還小,只有1公頃。

            *Le Pin 是法語松樹的意思,得名于酒莊的兩棵大松樹。

              這個牌子是波爾多近30年才迅速崛起的葡萄酒品牌,1979年被一位叫杰克·蒂安邦(Jacques Thienpont)以100萬法郎買下。并模仿隔壁柏翠酒莊,調整園區(qū)內葡萄的種植比例。

              由于土壤接近,種植模式也差不多,中途還陷入過投機炒作傳聞。

              里鵬年產大概7000瓶,市面上流通才1500瓶,大部分賣給英國人,小部分流入美國后,作為“柏翠翻版”,價格被炒到柏翠的4倍,自然被不少酒類媒體挖苦。

            *國際均價:22,106元左右(稅前)。

              直到1995年的德國葡萄酒專業(yè)雜志《一切為酒》中,對13個年份的柏翠和里鵬做了蒙瓶評審,9個年份,里鵬超過柏翠,才得以證明自己。

              不過大劉拍賣出的里鵬收藏里,都是1995年之后的,并不包含這幾個年份。

              勃艮第

              大師集郵

              相較于大劉收藏的波爾多名莊,他收藏勃艮第地區(qū)的酒,更像是“大師集郵”。

              我想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更傾向于囤酒,而年長一些,喝得越多口味越刁鉆,開始欣賞“更加迷人和高雅”的勃艮第酒,購買模式已經從“什么都想買一點”的掃貨心態(tài),開始專門盯著幾個喜歡的牌子,每個年份瘋狂集郵。

              Henri Jayer

              其中他賣得最多的,也是佳士得兩場拍賣中拍出最高價的,正是被稱為“酒神”的Henri Jayer作品。

              Henri Jayer的酒在拍賣場上收到富豪買家們瘋狂追捧,大劉佳士得拍賣中的壓軸拍品,是1999年份的Henri Jayer, Vosne-Romanée Cros Parantoux,還是放在原木箱中的6支裝,成交價HKD 3,250,000,約280萬人民幣。而同款酒,92年份的就低了一百萬。

              Henri Jayer是個神人,他們家并不是種葡萄起家,他的父親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買了幾塊地,但這些土地又在兩次大戰(zhàn)期間被根瘤蚜病肆虐,看起來就不像能種出點什么的地方。

              二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他的兄弟都去打仗了,Henri留在家里顧家產,并與一位釀酒師的女兒結婚,開始對種葡萄感興趣。并大概在50年代開始釀酒。

              如今勃艮第地區(qū)的一級園Cros Parantoux,也就是賣280萬一箱酒的原產地,在50年代是一塊被荒廢的地,最開始是種植洋姜的,Henri Jayer在這塊荒地上親手種出一片葡萄。

              *Vosne-Romanée 的 Cros Parantoux,有一堵由 Henri Jayer 親自從葡萄園清除的巖石墻。墻的左邊是 Richebourg。

              同時他主張限制使用農藥,并且認為酒農應該把時間多花在種植園里而不是釀造室。

            *1996 年,已故的 Henri Jayer 在他的 Echézeaux 葡萄園 Vosne-Romanée。

              他有很多釀酒的理論也是十分革新的,例如主張完全去梗發(fā)酵,和發(fā)酵之前冷浸,如今各大酒莊都在遵循。

              80年代前后,Henri Jayer的酒開始價格攀升并出現在拍賣行,而2006年,Henri Jayer去世,他所有的酒都開始價格暴漲,與他相關的酒莊,例如他外甥(Emmanuel Rouget)、他表姐的外甥女(Cecile Tremblay)、他學生(Comtes Liger-Belair)、他生前的鄰居(Jean Yves Bizot)價格都經歷了大幅上漲。

              劉鑾雄幾乎收齊了Henri Jayer最熱門的酒款,除了Henri Jayer, Vosne-Romanée Cros Parantoux,還包括產自夜丘區(qū)的Henri Jayer, Vosne-Romanée:

              來自Cote dOr 地區(qū)低洼沙質土壤的Henri Jayer, Echézeaux。

              由于這一塊地一部分屬于Henri的兄弟Georges Jayer,所以有時也會有他的名字在上邊,如Henri Jayer for Georges Jayer, Echézeaux:

              Henri Jayer, Vosne-Romanée Les Beaumonts以Henri的女兒最喜歡一個葡萄園命名,酒體絲滑,以純粹細致的紅果香味著名。

              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 

              羅曼尼·康帝酒莊

              受歡迎程度與Henri Jayer旗鼓相當的應該就是羅曼尼·康帝酒莊了,畢竟在勃艮第,名氣最高的葡萄酒必然會有兩者的名字,這倆品牌在愛酒人士的心中大概一個是“酒神”,一個是“酒皇帝”。

              在Robert Parker的評價里,羅曼尼·康帝是億萬富翁喝的酒,其歷史起源也跟皇室有那么點關系。

              最開始酒莊的地盤是中世紀主張清規(guī)戒律刻苦修行的天主教西多會下的一個修道院。當時院里的僧侶種葡萄釀酒賣錢,是常規(guī)正當行為,而且由于人都很努力,這里的葡萄園發(fā)展得是真的蠻不錯的。

              到了1631年,酒莊幾經轉手被克倫堡家族買走,更名為羅曼尼酒莊,當時在克倫堡家族的經營下,酒莊出品的價格已經比周圍貴四五倍了。

              至于名字后綴的康帝,則是因為1760年,克倫堡因為債務纏身出售酒莊,這塊香餑餑被蓬皮杜夫人和路易十五的堂兄弟康帝親王同時看上,經過激烈競爭后被康帝親王所得。

              不過還沒在手里超過30年,法國大革命就來了。

              如今羅曼尼·康帝酒莊被迪沃·布洛謝家族和亨利·勒華家族同時持有,都是專業(yè)搞葡萄酒的。

              羅曼尼·康帝酒莊雖然名氣在外,但因為種植用的都是老藤,產量并不多,只有拉菲的1/50。同名酒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Romanée-Conti,甚至還會像愛馬仕Birkin那樣,不單獨售賣,搞配貨制。

              大劉的拍賣里有一支6L帝國裝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Romanée-Conti,成交價HKD 1,875,000,約162萬,已經夸張到一口幾千的地步了……

              Etienne Sauzet索榭酒莊

              大劉的酒單里還有一款Etienne Sauzet蠻有意思,是勃艮第蒙拉謝產區(qū)專門做白酒的一個酒莊。雖然也是個百年老莊,1905年就成立了,但真正打出名堂還是在80年代之后。

              Etienne Sauzet好年份的酒在拍賣場上一向成績不俗,大劉拍賣的這支2004年份的Etienne Sauzet,出品自蒙拉謝特區(qū),單只算下來大概人民幣4000+。

              好啦,以上就是劉鑾雄的酒單盤點,單從品牌來看,咱們還是能大致了解,頂級富豪圈都在熱衷于哪些酒,同時也給愛酒不差錢的朋友們一些買酒參考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

            本文鏈接:http://www.thecityplacetownhomes.com/?id=57749

            分享給朋友:

            “私薦||劉鑾雄狂甩前女友愛馬仕,二千多萬不及賣酒的零頭” 的相關文章

            高爾夫下場和練習場,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高爾夫下場和練習場,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說到高爾夫,你的認知還局限在“藍天碧草間的一揮桿”嗎? 其實很多不了解高爾夫的朋友,對高爾夫下場和練習場的認知是不清晰的,甚至以為是一樣的,但如果你多了解一下這項運動,就會發(fā)現二者之間的區(qū)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是場地區(qū)別。打高爾夫的運動場地不只是在寬闊的草地上,真...

            香港大亨劉鑾雄病重,高爾夫球事卻被重提?一張舊圖成往事

            香港大亨劉鑾雄病重,高爾夫球事卻被重提?一張舊圖成往事

            國慶大假各位親玩高興了嗎,今天是不是沒有力氣上班呀,哈哈哈哈,話說國慶大假期間,香港的娛樂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香港富商劉鑾雄患腎衰竭、心臟病和糖尿病等多種病癥,需住院,每周要洗腎3至4次,自上月起甚至連說話亦出現問題,身體極為虛弱,無論精神及身體均不能受壓,情況令人擔心。熟悉香港娛樂圈的人對...

            你見過會飛的高爾夫球車嗎?

            你見過會飛的高爾夫球車嗎?

            看過周星馳電影《美人魚》的小伙伴應該對片中那個穿著豹紋,背著飛行器,滿口俗話的地產商鄭總印象深刻。 而他的飛行器,更是幫助鄧超在最后時間救下了美人魚珊珊! 從天而降的那一幕,帥炸了有木有!?。?現在,這種狂拽酷炫的飛行器要被用到高爾夫球...

            女王的新坐騎——豪華高爾夫球車,完美的配置可滿足各種出行需求

            女王的新坐騎——豪華高爾夫球車,完美的配置可滿足各種出行需求

            《太陽報》于當地時間26號報道,英國女王收到一輛價值6.2萬英鎊(約51.8萬人民幣)的高爾夫球車禮物,這輛車將用于幫助女王日常出行。車有四輪,配備頂棚、冰箱和電視屏幕。 女王今年95歲了,兩個星期前她就收到了這份禮物,她已經坐著這輛小車在溫莎堡的花園里兜過風了。...

            全球首架氨動力高爾夫球車、拖拉機相繼問世,氨動力或成市場新寵

            全球首架氨動力高爾夫球車、拖拉機相繼問世,氨動力或成市場新寵

            上周,世界上第一臺氨動力零排放的拖拉機在美國紐約石溪大學高級能源中心成功完成了首次運行。之前用于拖拉機的柴油發(fā)動機被美國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開發(fā)的“氨氣發(fā)電”系統(tǒng)所取代,這一系統(tǒng)將能量密集的化學物質轉化為氫氣,然后為100千瓦的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過程完全零排放,或預示著氨動力將成...

            法學專論張明楷:如何正確理解“占有”

            法學專論張明楷:如何正確理解“占有”

            文/ 張明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盜竊,是指違反被害人意志,將他人占有的財物轉移給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也就是說,盜竊的對象是他人占有的財物。于是,對占有的判斷就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