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上為什么有小坑?高爾夫球上小坑的作用是?螞蟻莊園答案
北京時間8月8日,東京奧運會正式閉幕,中國代表團獲得了38枚金牌、32枚銀牌、18枚銅牌的優(yōu)秀成績,創(chuàng)造了境外參賽的最佳戰(zhàn)績。此外,中國的奧運健兒們還在一些非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在女子高爾夫項目中,兩名中國選手馮珊珊和林希妤分列第8和第9名。

高爾夫又稱為“高球”,是一種利用不同高爾夫球桿將高爾夫球打進球洞的體育運動,使用桿數(shù)較少的選手就取得勝利。高爾夫運動的器材包括球、球桿和球座。其中球是用橡膠材料制作而成的,直徑4.26cm,重46g,而且表面上還有許多“小坑”,大家知道這些“小坑”的作用是什么嗎?

螞蟻莊園題目:高爾夫球上,為什么有“小坑”?
答案:讓球飛得更高更遠。
高爾夫球是一種實心球,它的表面包裹著一層膠皮,之所以會均勻分布著“小坑”,主要是為了讓球飛得更高更遠。高爾夫球從結(jié)構(gòu)上可以劃分為單層球、雙層球、三層球、多殼球,此外還可以從硬度上進行劃分。

高爾夫運動起源于蘇格蘭,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一直到19世紀末才傳入我國,標志是上海高爾夫俱樂部的成立。高爾夫球是一項貴族運動,早期流行于蘇格蘭的王公貴族,隨著運動的發(fā)展才慢慢中層階級里流行。

高爾夫運動在第2屆巴黎奧運會的時候就成為了奧運會正式的比賽項目,可是后來國際奧委會修改了《奧林匹克憲章》,高爾夫運動由于普及率不足給移除出了奧運會,直到2016里約奧運會才重新成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不過,高爾夫大滿貫賽事的獎金豐厚,很多高水平選手并沒有太大的意愿參加奧運會,導致奧運會高爾夫的競技水平和觀賞性都大打折扣。
【強悍的替補門將】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