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語文,拼音字詞是必須要打牢的基礎嗎,能不能讓孩子在大量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學會呢?
說下我的看法,
拼音與自然拼讀最好不要一起學,太容易混。對于小孩子來說,字母/拼音字母的發(fā)音都是兩套系統(tǒng),其實是很難的。而很多大人已經(jīng)忘了這些東西有多難,不能共情孩子。所以想的首先不是安慰與等待,而是幫/代做/灌輸,如若效果不好,就容易焦慮,找原因,換方法,延長時間,增加練習量,拷問配偶的基因,批評、責罵、體罰孩子。于是孩子發(fā)奮也發(fā)怵,逐漸厭學。拼音確實是一種認識漢字的輔助工具。拼音本身不是目的,如果不學拼音,最后也能學會漢語,但用時會長。如在2里我說的,用時一長,家長就會焦慮。但我不覺得拼音一定要在多長時間內(nèi)“打牢基礎”,我甚至覺得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適當延長。我認為學到一定階段,認字的主要方法重點應該放到漢字的構造,也就是“六書”上,拼音只是最后查字典驗證的手段。比如“熙”之所以讀熙是因為“巸”也就是像“臣”的那個部件本身的發(fā)音,是個形聲字。(我為了舉例挑了個難一點兒的。)拼音是個階段性的學習任務。高考又不考(高考考的是發(fā)音,不是拼音)。就跟筆順是一樣的,學到后面沒有人管我們筆順對還是不對。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太過糾結(jié)這個最后肯定會學會的東西。我這樣說不是說不需要學好拼音,而是說不需要太急。因為急了容易出錯。家長可以再好好的考慮一下如何歸因。我不是說孩子靠整體記憶啊,機械記憶啊因此才犯錯等等這些歸因就錯了,而是說有時候這些能輕易歸類的原因,可能會掩蓋孩子真正需要的幫助。我下面分條說一下我的看法。xyue與xue的區(qū)別:這我要夸的是孩子其實掌握到了拼音的竅門,就是聲音是怎么拼讀起來的。但是孩子不知道的是,或者忘了的是,xue中的ue其實是üe,而ü其實又可以寫作yu(iu,我不這樣寫,是因為與qiu的iu會混,qiu里的iu其實是iou省了o)。我們漢語拼音方案為了方便,相同的聲音在不同的地方用了不同的符號。比如jqx后的ü要寫成u,原因是jqx因拼讀原因,其實自帶i的音。也就是說,本來xue就是xi-u-e,就是x-i-u-e,就是x-iue,就是x-yue。所以,如果是我孩子這樣,我會“夸”他。我會告訴他,其實他掌握了基本方法,然后告訴他為什么這兒會不符合他的認知。如果他聽不懂(確實太繞),就說知道這么一回事,這個先硬記住就好了。同時,告訴他jue與que也是這個情況。(jqx在漢語拼音中安排到一起不是沒有原因的。)飛與fei/fai的錯,我覺得固然可能與自然拼讀有關,但應該還是在于孩子的發(fā)音沒掌握好。因為飛與fai(l)的發(fā)音差異還蠻大的。我知道部分方言區(qū)的人這兩個音容易混。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可能是漢字自然拼讀中ei與ai是放一起學的,孩子把漢語的ei與英語的ei給混了(這也是為什么我不支持同時學的原因),而在英語里ei=ai,ey=ay。同理,如果是我,看到孩子這樣,我不會難過。因為這說明基本原理什么的他會了,我只再稍微幫忙一下就行。中文與英文的發(fā)音其實大多不一樣的。但我們的耳朵聽不出來。比如中文的ai(英文像的是fail的ai)與ei(英文中像的是fill中的i)英文中沒有,正音很不容易。這些符號又采用了相同/近的符號,對孩子來說是個大負擔。建議家長徐徐圖之,要對孩子既有信心,又有耐心。“夸”與“考”,這個例是其中一個答主的。我覺得更好的解釋是,孩子沒意思到中文作為一種表形表義文字,“形”,也就是“筆畫”的形狀,甚至長短,有區(qū)別詞義(因此是區(qū)別字)的功能。這兩個字如果換成外國成年人,也會發(fā)暈。因此,我們跟孩子要再講下筆畫構造的區(qū)別,能講的講,不能講的就拆開,比如“大虧”與“耂丂”。還可以講凸凹,講未末,講已己巳。我跟我孩子會一直講這些道理(一直并不是每天講經(jīng)常講,是從小就偶爾講,但一以貫之),但我并不要求他背住或當時就明白。因為有很多是需要時間的,孩子抽象與總結(jié)的能力還不夠,我只是潛移默化地給他種一顆種子。他也會跟我聊,我講,他自己補充事例,他能補充我就覺得欣慰,補充得對,補充得好,我更開心。也就是說,我試圖發(fā)揮作用,但并不強力硬推。孩子能接受這種做法,反而容易見效。我家孩子零基礎上小學,現(xiàn)在不但跟得上,還名列前茅。我想可以作為證明。孩子確實可以在大量閱讀中掌握字詞拼音,我提醒的點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大量閱讀。孩子讀是因為喜歡,不是為了學習。而且要讀不太超過他程度的內(nèi)容。也就是說,大人可以偶爾試他一下,但別干預太多。指導也罷,督促也罷,太多了太功利了不是好事。我家孩子讀“我的世界”游戲攻略(機翻的,文字很糟糕),讀尋寶記(大中華與外國),讀不白吃(山海經(jīng)),讀米小圈……這些都是他自找自愛的,我為了完成任務讓他讀“小英雄雨來”,讀“八十天環(huán)游世界”,他就很痛苦。講來講去,因勢利導是關鍵。我們要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勢”,也要注意怎么“導”。你家已經(jīng)很負責了,可以再改進一下方式。孩子沒問題的,加油。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