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大球小球怎么玩法(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在昨天下午剛剛結束的中國足球青少年聯(lián)賽U13組決賽中,清華附中U13最終以0:1不敵山東泰山U13,從而與冠軍失之交臂,山東泰山奪冠。這是這支以中國足球小將為班底的球隊5年來在國內正式比賽首次輸球。校園足球在與職業(yè)青訓的最高對決中,落敗了。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的是,所謂中國足球小將5年來國內所有正式比賽全勝,大部分比賽的質量都難以和這次青少年聯(lián)賽的質量相比,這支隊伍并非傳說中的有多神奇,比較有說服力的是2018年在德國舉行的廣域星空杯,連克利物浦和多特蒙德等歐洲青訓強隊,5戰(zhàn)全勝奪冠,一時名聲大噪。另外,疫情3年,國內比賽乏善可陳,建隊之初的全國挑戰(zhàn)賽5人制和8人制比賽居多,缺乏說服力,這只隊伍轉型11人制之后不到兩年時間,正式比賽并未打多少,且引以為傲的出國比賽鍛煉隊伍也因疫情而隔淺3年。
來到了足協(xié)和教育部舉辦的青少年聯(lián)賽的賽場,是真正考驗實力的時刻。清華附中U13在進入4強之前的比賽,的確展現(xiàn)了不俗的實力,曾經在小組賽當中2:1力克決賽的對手山東泰山U13,但那場比賽,也隱約看到了球隊失利的隱患。半決賽2:1取勝浙能綠城闖入決賽,這兩場硬仗的4個進球,來自兩個點球和兩個角球,也就說,清華附中兩場強強對話的得分,并沒有運動戰(zhàn)進球,反觀兩個失球,全是對手運動戰(zhàn)進球。這說明在進攻組織中,這支隊伍已經被對手限制了很多。下面從兩個方面來談一談校園足球為代表的清華附中為何最終輸給了職業(yè)青訓山東泰山。
一是清華附中自組隊之初就沒有淘汰機制。競技體育,講的就是優(yōu)勝劣汰,而中國足球小將在創(chuàng)立之初,基本沒有淘汰機制,尤其是進入清華附中以后,以整隊的方式保留發(fā)展。青少年在小的時候身體的優(yōu)劣展現(xiàn)不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fā)育,區(qū)別逐漸拉大。整個隊伍高矮胖瘦,更像是一只業(yè)余隊。而反觀職業(yè)青訓山東泰山,不斷的優(yōu)勝劣汰,身體發(fā)育跟不上,力量達不到,就會被淘汰一大批,19年的菁英杯上,小將和泰山09交手5:0狂勝,當時的泰山隊的那批隊員,也就是現(xiàn)在的U13,僅有兩名隊員保留了下來,而反觀清華附中,只有一人因出國離隊。所以在決賽的賽場上,我們看到山東泰山U13整體人高馬大,身強體壯,對抗上力量有優(yōu)勢,而清華附中只有2到3名球員勉強可以對弈。雖然決賽的數據清華附中依然占優(yōu),但是泰山的比賽質量更高,拿射門數據來說,雖然附中射門10次,但沒有一腳射門有威脅,而反觀泰山,5次射門,3次射正,1次進球。雖然附中控球率也略強于泰山,但是二分之一球和二點球,基本全部由泰山控制。
二是清華附中的保障跟職業(yè)青訓無法相提并論。清華附中U13這個隊,2個月以前,還沒有守門員教練,沒有隊醫(yī),訓練場地為8人制,更不用談什么按摩師,運動灶,想都不要想。清華附中對U13這支隊的經費支持也是少的可憐,每年大概15萬,連一名教練員的工資開支都不夠。這支隊伍更像是一只自食其力的游擊隊,在對抗著強大的泰山青訓體系:每年幾百萬的經費保障、完善的教練團隊、醫(yī)療康復團隊、足夠的訓練場地和訓練時間、運動灶,等等。再加上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長達3個月沒有比賽可打,只能偶爾約一下社會上的成人業(yè)余隊,鍛煉意義不大。而泰山U13不僅參加了兩個杯賽,平時在基地也可以和自己大一歲的梯隊以小打大練兵??梢哉f一方停滯不前,另一方在加緊備戰(zhàn)。所以清華附中在這次國內最高級別的U13對決中敗下陣來,也并不奇怪。
由此可見,校園足球要想和職業(yè)青訓接軌是不可能的,首先它是一個學生,其次是一個球員,他受學籍和戶籍的限制,而職業(yè)青訓沒有這些顧慮。校園足球的訓練時間和訓練保障也無法達到職業(yè)青訓的高度,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足球的發(fā)展,依然是依靠職業(yè)青訓梯隊,清華附中U13是天花板,前無古人,后也難有來者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