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jiān)察」別讓高爾夫球淪為腐敗潤滑劑





【網媒報道:疫情中的高爾夫信息】
日前,有媒體梳理一些落馬官員的案例發(fā)現,有的官員把打高爾夫球看成一種“身份”的象征,更有人把高爾夫會所當成政商勾兌的“密室”。原云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楊維駿透露,時任云南省委書記白恩培愛打高爾夫球,每周要打3次打高爾夫球,而且一般是跟商人打球。“打高爾夫球是賭錢的,哪個開發(fā)商要送錢給他,那么就打高爾夫球,故意輸給他,變相賄賂……”
陪官員打高爾夫球故意輸球,送官員高爾夫球會員卡,官員打高爾夫球用公款報銷或商人掏錢……與高爾夫有關的腐敗,花樣繁多,頗有門道。應該說,正在走向大眾化的高爾夫運動并無原罪,在財力充裕的前提下辦會員卡更是名正言順,但是當高爾夫異化為“高爾腐”,官員與高爾夫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不能不使人警惕。
一個高爾夫會員卡,動輒數十萬元,上百萬元的會員卡也不稀奇,以官員的合法收入哪能負擔得起?商人投其所好,或奉卡或直接送錢,比如深圳南山一主要官員直接向某商人提及,想辦一個某高爾夫球會的會員證。該商人心領神會,立即送上200萬元。商人出手如此闊綽,必有所圖,而官員拿人手軟,能不回報?在這一過程中不可能沒有權錢交易。
正因如此,不少地方禁止官員打高爾夫球。比如北京大興區(qū)三令五申, 禁止領導干部打高爾夫球??墒瞧泄賳T置若罔聞,該區(qū)人大原副主任李學元,把禁令拋在腦后,球癮越來越大,球場上的籌碼也是與日俱增,一步步滑向墮落的深淵。
如何切斷高爾夫通往“高爾腐”的路徑?一是管住官員,將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二是清理違規(guī)興建的高爾夫球場。眾所周知,早在2004年,國務院就緊急下發(fā)《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一律不得批準高爾夫球場”,但是各地的高爾夫球場似乎越建越多,以至于公眾追問,那么多禁令為何管不住一個小小的球?其實,不是球難管,而是一些地方官員在利益驅動下拿禁令當耳旁風。
盡管打高爾夫球沒有天然的非正義性,商人能打,官員自然能打,但是,究竟有哪些官員打,以及哪來的錢打,有沒有商人買單,這些問題都應該好好查查。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guī)定,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或者違反有關規(guī)定取得、持有、實際使用運動健身卡、會所和俱樂部會員卡、高爾夫球卡等各種消費卡,屬于違紀行為。那些熱衷于打高爾夫球的官員,真的都是自掏錢包辦卡、自己買單打球嗎?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不得不承認,有些官員貪腐正是從接受商人吃請開始,從打高爾夫球讓商人買單開始,貪圖享受,樂不思蜀,以至于出現了“堤中蟻穴,舟底蟲蛀”的可怕情況,最終大肆貪腐,身敗名裂。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睂τ谏L于高爾夫球場中的種種腐敗,必須處之而后快。有人感嘆,高爾夫球已是“政治腐敗的潤滑劑”。很顯然,“高爾腐”不除,高爾夫球就會被污名化;不有效監(jiān)督權力,抑制住官員在高爾夫球場上的灰色利益沖動,“高爾腐”就難以絕止。
(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人民網”,原載《人民日報》)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