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80 GT全面評測:數(shù)字系列的性能新標桿
去年年末,榮耀帶來了全新數(shù)字系列產品榮耀80系列,憑借著AI影像和創(chuàng)新的美學設計,受到了不少用戶的關注。今年年初,針對追求極致性能配置與游戲體驗的用戶,榮耀帶來了榮耀80系列的全新產品榮耀80 GT,旨在打造“性能新標桿”。

榮耀80 GT
那么此次的榮耀80 GT的實際體驗如何?經過近一個月的使用體驗,今天就由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CPU可以降頻,但體驗不能降頻
作為“性能新標桿”,性能自然是榮耀80 GT的核心賣點。
處理器方面,榮耀80 GT搭載了第一代高通驍龍8+旗艦芯片。不過相較于公版驍龍8+,榮耀80 GT上這顆驍龍8+在CPU頻率上有所限制。其中Cortex-X2 超大核的最高頻率為3.0GHz(滿血版驍龍8+為3.2GHz),3個Cortex-A710大核為2.5GHz(滿血版驍龍8+為2.75GHz),4個Cortex-A510能效核頻率為1.8GHz(滿血版驍龍8+為2.0GHz)。
雖然在CPU硬件規(guī)格上,與第一代驍龍8基本一致,但得益于更成熟的臺積電4nm工藝制程,這顆降頻版的驍龍8+在功耗、以及發(fā)熱問題上都要比驍龍8更好一些,我們甚至可以把這顆降頻版的驍龍8+理解成基于臺積電4nm工藝的第一代驍龍8。
在內存方面,榮耀80 GT搭載了滿血版LPDDR5高速運存和超頻版UFS 3.1高速存儲,與這顆降頻版的驍龍8+組成性能鐵三角。
通過安兔兔和GeekBench的跑分來看,榮耀80 GT在GPU方面和滿血版驍龍8+的表現(xiàn)一致,在CPU部分的跑分則略微遜色一些,但差距并不是很大。

而為了更直觀地了解榮耀80 GT的性能表現(xiàn),這里我們還用上了“專業(yè)性能測試軟件”《原神》,進行了30分鐘的跑圖測試:

在30分鐘的《原神》測試中,榮耀80 GT平均幀率為59.2幀,總體體驗還是相當流暢的。值得一提的是,在30分鐘的《原神》測試中,榮耀80 GT平均功耗接近4.8W,這個成績還是相當優(yōu)秀的。這里我們拿出搭載了滿血版驍龍+的小米12S Pro進行對比:


功耗對比
在30分鐘的《原神》測試中,小米12S Pro平均幀率為59.8幀,平均功耗則接近5.1W,在體驗相同的情況下,小米12S Pro的功耗比榮耀80 GT要高上0.3W左右,可見這顆降頻版驍龍8+的實力以及榮耀對于這個芯片的調優(yōu)水平。
02 超幀獨顯芯片,從滿幀到超幀
除了常規(guī)的硬件,此次的榮耀80 GT還搭載了一顆超幀獨顯芯片,為榮耀80 GT帶來了躍級超幀、低功耗、軟硬聯(lián)調三項核心優(yōu)勢。
首先是躍級超幀,這個大家應該很好理解。和市面上一些其他支持“插幀”的手機一樣,榮耀80 GT可以利用超幀獨顯芯片,在兩幀游戲畫面之間憑借著自身算力插入一幀畫面,從而帶來更流暢的游戲體驗。以《原神》為例,在榮耀80 GT上開啟“幀率增強”后,便能體驗到超越原生幀率的120幀游戲。

而類似于《王者榮耀》這類原生支持120幀模式的游戲,榮耀80 GT則支持“低功耗”模式。在開啟幀率增強后,游戲幀率便會鎖定在60幀,然后利用超幀獨顯芯片將游戲幀率提升至120幀。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為處理器分擔了一半的渲染壓力,不僅發(fā)熱更小了,甚至在續(xù)航表現(xiàn)上也有所進步。為此我們在開啟“幀率增強”模式前后,對榮耀80 GT分別進行了15分鐘的《王者榮耀》測試。
在未開啟“幀率增強”下,榮耀80 GT在15分鐘的《王者榮耀》測試中平均功耗為3W,機身背部最高溫度在39.6℃;在開啟“幀率增強”后,榮耀80 GT在15分鐘的《王者榮耀》測試中平均功耗為2.7W,機身背部最高溫度在38.9℃。

最后,我們也統(tǒng)計了目前榮耀80 GT支持“幀率增強”的游戲。比較難得的是,除了常規(guī)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原神》以外,榮耀80 GT還支持一些在國內相對小眾的海外游戲。

03 120Hz原畫超幀屏,2160Hz高頻PWM調光
聊完了核心的性能部分,咱們再來看看榮耀80 GT的外觀設計。
總體來看,榮耀80 GT延續(xù)了榮耀80系列的設計風格。在榮耀80 GT背部,采用了比較簡約的設計。左上角的鏡頭模組采用了矩形的設計,模組中間用一條金屬線隔開,形成了一個數(shù)字"8"的形狀,呼應了榮耀80的系列名稱,在目前的手機市場還是具有一定辨識度的。

來到機身正面,榮耀80 GT搭載了一塊6.67英寸AMOLED柔性直屏,前置鏡頭采用居中挖孔設計。屏幕分辨率為1080P,全局最高亮度1000nit、局部峰值亮度1400nit。支持最高120Hz智能刷新率、300Hz觸控采樣率以及榮耀一直在推廣的高頻PWM調光(2160Hz)。

在機身配色上,榮耀80 GT提供了星際黑、光雨流星、流光幻鏡三種配色可供選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光雨流星、流光幻境配色使用了玻璃材質(重195克),星際黑則是使用了可塑性更強、重量更輕的塑料材質(重187克)。因此想要追求輕薄手感就選星際黑配色。相對應的追求機身質感,則選擇光雨流星或是流光幻境配色。
04 索尼IMX800,性能旗艦難得的大底主攝
影像體驗一直以來都是性能旗艦主要“取舍”的部分,但這次榮耀80 GT的表現(xiàn)還是相當不錯,尤其在硬件堆料上。

硬件方面,榮耀80 GT搭載了54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微距鏡頭的后置影像模組,其中主攝是一顆來自索尼的IMX800傳感器,傳感器面積為1/1.49英寸,甚至比起一些旗艦上搭載的IMX766傳感器,還要大上一些。
接下來咱們來看看榮耀80 GT在實際拍攝中的表現(xiàn):


榮耀80 GT 主攝樣張
首先是主攝部分。從實拍樣張來看,榮耀80 GT的這顆主攝在畫面細節(jié)、動態(tài)范圍等方面的表現(xiàn)還是相當不錯的,同時對于拍攝環(huán)境的還原也比較真實。而第二張暗光環(huán)境下,榮耀80 GT這顆主攝大底的優(yōu)勢便顯現(xiàn)了出來,雖然有部分細節(jié)出現(xiàn)了些許過曝的情況,但總體還是非常接近真實環(huán)境的。

榮耀80 GT 主攝2X樣張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著主攝大底、高像素的優(yōu)勢,通過榮耀80 GT主攝裁切的2倍焦段的表現(xiàn)也相當不錯。以樣張為例,在畫面細節(jié)、動態(tài)范圍等方面的表現(xiàn)依舊出色。

榮耀80 GT 超廣角樣張
最后咱們看看榮耀80 GT這顆超廣角鏡頭的表現(xiàn)。通過樣張來看,這顆超廣角鏡頭在成像風格、色彩等方面的表現(xiàn)與主攝保持一致,因此在同一場景下調用不同鏡頭拍攝時,不會出現(xiàn)較大反差感。另外,在超廣角拍攝中被廣為詬病的畫面畸變問題上,榮耀80 GT控制得還不錯。
05 66W快充,等效4800mAh大電池
續(xù)航方面,榮耀80 GT搭載了66W快充+等效4800mAh大電池的配置組合。說起來這樣的一套配置符合這一價位段的基本水平,同時也算是比較實用的。但相較于同價位一些競品120W+5000mAh的續(xù)航配置,榮耀80 GT還是弱了一些的。
當然,硬件配置和實際體驗可能還存在一定出入,這里我們通過實測來看看榮耀80 GT的實際續(xù)航性能表現(xiàn)。
續(xù)航方面,我們使用中關村在線5小時重度續(xù)航測試模型,對榮耀80 GT進行續(xù)航測試:
觀看愛奇藝視頻:全屏播放45分鐘的1080P分辨率的視頻;
刷抖音短視頻:在視頻界面滑動視頻瀏覽,共計50分鐘;
QQ聊天:20分鐘文字聊天;15分鐘語音聊天以及15分鐘視頻聊天,合計50分鐘;
刷微博:進入榜單頁面滑動45分鐘;
相機錄制:錄制1080P 30幀視頻,錄制15分鐘;默認主攝拍照15分鐘,合計30分鐘;
玩王者榮耀:對戰(zhàn)模式“實戰(zhàn)對抗”、地圖王者峽谷5V5,測試60分鐘;
刷手機淘寶:進入淘寶首頁滑動,共計20分鐘。
結果如下:

經過5小時重度續(xù)航測試后,剩余電量47%,對于只有4800mAh電池容量的榮耀80 GT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甚至比起一些搭載了5000mAh的產品的表現(xiàn)還要出色,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搭載的降頻版驍龍8+的低功耗表現(xiàn)。
接下來是榮耀80 GT的30分鐘快充測試:

在30分鐘的快充測試中,雖然榮耀80 GT僅僅搭載了66W快充,但在前10分鐘快速回血的表現(xiàn)還是可圈可點的。不過10分鐘后,榮耀80 GT的充電速度開始放緩,30分鐘充至90%,完全充滿耗時41分鐘。
06 總結
作為榮耀80系列的新成員,榮耀80 GT很好的補充這一系列在極致性能方面的缺失。同時在定價方面,12GB+256GB的起售版本只要3299元,頂配的16GB+256GB版本3599元,正好定在了榮耀80系列的一個較為中間的價位,也算是符合榮耀80系列的總體定位。
總體來看,榮耀80 GT憑借著驍龍8+以及超幀獨顯芯片的雙芯加持,帶來了不錯的性能表現(xiàn)。同時作為一款以性能為核心賣點的產品,其在影像、設計等方面也沒有做出“取舍”。如果硬要說遺憾,可能就是續(xù)航配置上還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如果你在近期想要入手一款較為全面的性能旗艦,那么榮耀80 GT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