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智選車成功與否系于賽力斯 標桿效應引多家車企關注
2022年,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AITO問界系列表現(xiàn)搶眼,近日有傳聞稱華為智選車模式的合作陣營將進一步擴大,引來多方對于華為智選車合作模式的關注。

從合作上看,賽力斯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首個合作方,在2022年取得階段性成功之后,更需要通力合作,在2023年乃至是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xù)將賽力斯AITO問界系列做大做強,以證明華為智選模式的成功;甚至連業(yè)內人士也表示,如今的AITO問界品牌,已然成為了華為智選模式的“活招牌”。
雙方若真如傳言所說分手,那就意味著華為智選車模式跑空,試問,今后哪個汽車廠商還敢跟華為繼續(xù)合作呢?
從實力上看,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是強強聯(lián)合,賽力斯有業(yè)內領先的技術實力和智能制造能力,華為有渠道和智能化實力。賽力斯問界失敗等于華為“造車”失敗,只有“賽力斯模式”成功才能證明華為的成功,否則將不具有標桿效應。換句話說,“賽力斯模式”不成功,不管華為后續(xù)再和多少汽車廠家合作,都不具有說服力。
2021年,賽力斯與華為開啟跨界業(yè)務合作,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首個國產造車品牌,不過,這個合作一開始就話題不斷,甚至還充斥著不少“不看好”的聲音,因為在外界看來,賽力斯失去了靈魂。但回顧2022年,賽力斯AITO問界系列全年銷量超7.5萬輛,成為成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前不久,余承東三訪賽力斯集團總部體驗新車,釋放華為與賽力斯將開展更為深入全面合作的信號。
尤其在進入2023年后,延續(xù)了13年的“國補”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這意味著,此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由政策驅動逐步演變?yōu)楫a品驅動。經過2022年的大混戰(zhàn),留存下來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將正式拉開下半場的競爭,作為去年的行業(yè)黑馬,賽力斯后續(xù)將有怎樣的行業(yè)表現(xiàn)?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是否能繼續(xù)洗牌行業(yè)?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